首页

sm网址免费

时间:2025-05-29 03:57:08 作者:宜涪高铁全线隧道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浏览量:42513

  昨天(27日),2024北京国际车展迎来专业观众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创新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合作共赢”成为中外车企发展的新模式。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通过这几天采访,我感受到合作共赢是这届北京国际车展的一个关键词。在展会现场,我看到很多中外展商在洽谈。一些海外参观者,包括不少零部件商,他们告诉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发展迅速、产业链完备,这些都吸引着他们积极来此寻找商机,结识中国合作伙伴。

  这位来自摩洛哥的参观者,去了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展台上交流,交换名片。他告诉记者,自己想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代理商。

  摩洛哥参观者:我们来看看可以和哪家公司展开合作,这些新能源车的质量和技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这些来自摩洛哥的人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鼓舞人心。我们正在为许多业务寻找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展现强劲增长势头。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1%。中国新能源品牌代表比亚迪,在2023全年累计销售302万辆新能源汽车,再次蝉联全球冠军。今年一季度,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超过62万辆,同比增长13.44%。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 何志奇: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已经高度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能力。

  汽车产业边界扩大 跨界合作成新趋势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全球汽车行业跨界合作的新趋势愈加明显,汽车产业的边界在扩大。

  江汽集团董事长 项兴初:实际上甚至于还有像通信行业它们也会高度重视和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会积极参与,包括集成电路上也像芯片这样一些行业,它也会高度重视。

  随着中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逐渐走到世界前沿,包括大众、丰田等全球汽车领军企业早已不再单打独斗,纷纷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共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度认可和期待。车展前,大众和小鹏宣布,将联合开发最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这一合作意味着大众看重小鹏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 奥博穆:中国的新技术发展迅猛,我们希望参与其中,并使之赋能我们的发展。我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工作,也不想单兵作战。

  小鹏汽车创始人 何小鹏:随着中国新质生产力向前,我觉得中国会有很多很好的技术来自硬件、软件、AI(人工智能),我是蛮相信中国的科技企业将来跟全球的科技企业强强合作,一起把中国跟全球市场做好。

  除了中外合作外,中国自主品牌与本土科技企业的合作也陆续展开。江汽集团、北京汽车等中国品牌开始在智能座舱、智驾系统方面与本土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付炳锋:我们有一些科技公司,它们有很高的积极性投入汽车行业的转型中,它们发挥了很好的创新引领的作用。新势力的造车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和大企业进行融合一起的合作。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当黄埔“招商大年”遇见广州投资盛会

据了解,本次首开的快速货运班列载有家电、饮品、调味品、瓷砖等白货,具有时效快、班期稳、开行密度大等特点。班列从原来80公里/小时提速至120公里/小时,全程运输时间只需60小时左右,较之前压缩了1/3。同时该班列每日开行,每列编组不少于30辆车,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增加班列编组辆数,为大湾区生产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稳定、充足的快速班列舱位。

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来自中国

吕礼诗称,这一次参观珠海航展,让他以前收集的资料现在全部展现在眼前。这一次看到了高功率微波,甚至可以直接到运-20的货舱里面去走一圈,看到非常多中国特色的设计,这就是中国人的自信。

广西冰雪运动“新生力量”初成长

施正文表示,这次水资源费改税,是“税制平移”。也就是说,税负还是维持在现行的水资源费水平,所以对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它的价格不会有变化。农村的用水,限额内的农业生产用水,包括农村集中饮水工程用水,允许地方减免税,限额内的免税,超出也允许减免税。对农业生产来说,税负也应当不会有变化。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886名运动员包括36名奥运冠军

“我叫庄子义,庄周梦蝶之庄,子曰诗云之子,义不屈节之义。”庄子义说,他是美国人,每年都会到浙江绍兴来,赏古诗古文,游古镇古街。在鲁迅故里绍兴黄酒馆门口,他流利地念着门口的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除此之外,他当场还念起《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我一念起古文就刹不住车。”

美职业棒球联盟首尔系列赛揭幕战在即 有人称将炸赛场

诸暨市鞋业协会秘书长郭信均受访时回忆说,彼时,当地人纷纷办起家庭小作坊,开始做鞋或制作鞋料,“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鞋厂,以制作传统布鞋为主。制鞋、卖鞋是姚江人主要经济来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